黑风洞

黑风洞(马来语:Batumalai Sri Subramaniar Swamy Devasthanam、Batu Caves,淡米尔语:பத்து மலை,罗马化:Pattu Malai)是个拥有一系列洞穴与寺庙的石灰岩山丘,位在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北方13公里的雪兰莪州鹅唛县。其名“Batu”来自于山丘旁的峇都河,此外黑风洞也是当地的村名,又称峇都喼。黑风洞为印度外著名的印度教圣地之一,祭拜室建陀,并且是马来西亚大宝森节庆典的重镇。

 

历史

黑风洞是在100多年前被发现的,该处石灰岩面积255公顷,洞穴不下20处,以黑洞和光洞最为有名。黑洞阴森透凉,小径陡峭,曲折蜿蜒,长达2公里多,栖息着成千上万的蝙蝠、白蛇和蟒蛇等150多种动物。
光洞紧邻黑洞,高50—60米,宽70—80米,阳光从洞顶孔穴射入,扑朔迷离。光洞附近一个洞穴中有1891年建的印度教庙宇,供奉着苏巴玛廉神,还有成百的彩绘神像。山下有洞窟艺术博物馆,展示包括神像壁画在内的印度神话文物。登上山顶,可远眺橡胶园和锡矿山。

 

庆典

黑风洞的重点庆典为印度教社会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(淡米尔语:தைபூசம்);其不只是马来西亚印度教徒参与,更有来自印度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等地的印度教徒前来朝圣,使黑风洞成为世界性的印度教圣地。在大宝森节前,信徒得先经过48天左右的禁欲和斋戒仪式。在大宝森节的清晨,信徒会从吉隆坡诗里马哈马廉曼兴都庙一路通往黑风洞,过程持续八小时;信徒会吊挂两壶鲜奶的杆子前往祭拜室建陀,或是手持、肩负巨大并装饰过的架子,该架子被称作“卡瓦第”,为赎罪架或行动祭坛之意。

卡瓦第是一道木制或铁制、装饰华丽的拱门,其上有神像或神祇画,有时会用孔雀羽毛和鲜果装饰;此外信徒会将铁架上的细杆、铁钩穿过皮肤、舌头或是脸,以此做苦行以赎罪,以洗净一年来的罪恶。有些较大型的卡瓦第重量达数十公斤,被称作“Vel Kavadi”,只有男性可以背负。信徒会先在黑风洞旁的巴都河洗净身体,之后沿途唱着圣歌前往黑风洞,信众会从楼梯中央爬上,其余非信众则需由两侧扶手处爬上。到达神庙洞内后,由祭司向背负卡瓦第的信徒喷洒圣灰并取下穿刺在身上的铁钩;移除过程不会流血,信徒称之为神的庇佑。

 

资料来源-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my/%E9%BB%91%E9%A2%A8%E6%B4%9E
https://baike.sogou.com/v69194906.htm

 

Back